古都西安:唐风时尚迎新年******
新华社西安1月1日电(记者蔡馨逸李亚楠)“白天西安,夜晚长安,在如此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跨年,真的不虚此行。”来自江西的游客周娇换上唐朝装扮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欣赏仿唐乐舞、参加文化沙龙,流连忘返。
在新年来临之际,古城西安多个景区推出特色文化活动,让游客在唐风古韵与时尚新潮的碰撞中品味文化跨年。
游客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游玩拍照。(图片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提供)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中,造雪机喷出的“雪花”洋洋洒洒落下,身穿唐装、云鬓花颜的游客提灯映雪,一如回到落雪的长安城;《霓裳羽衣舞》乐曲声响起,舞者们身着飘逸襦裙翩翩起舞,一颦一笑尽显盛唐气象;上元安康踏歌台中,中国装束复原团队成员胡晓对游客畅谈唐代服饰文化,并用一场唐朝装束走秀,展现历史风貌;“财神童子碰”“心愿名帖”“棋盘翻杯”等新年特别互动游戏,让游客在趣味参与中体验文化魅力……
唐朝装束走秀展示唐朝服饰文化。(图片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提供)
在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的街区中,游客与诗仙“李白”对诗,感受灯火长安与诗意盛唐。在“云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小雁塔荐福寺的祈福钟声与交响乐交相呼应,西安交响乐团2023小雁塔新年祈福云上音乐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上演。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之时,街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唐朝的节日’系列活动,在原有常态化演艺的基础上,营造了雪景长街、增加了文化沙龙和跨年特别活动等,让游客在古色古香的街市中度过一个长安奇妙夜。”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文化大使李媛媛说。
多元支付不是要取代现金******
姚 进
近日,一则“大额纸币会逐渐退出市场流通”的传言引起涟漪,甚至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误读。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研发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
由于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变脏变旧,这种“脏污”类型的纸币,属于不宜流通人民币。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质量,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JR/T0153-2022)金融行业标准,对脏污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提升。目前对一些纸币的回收,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购物、用餐、加油、买票等诸多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取代。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改变了大家的支付习惯。有人说,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不要紧,忘带手机则“寸步难行”;有商家说,使用现金成本较高,需要花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有安全上的顾虑;甚至有观点认为,既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那么整顿拒收现金就是多此一举。
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不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现实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也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尊严,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拒收现金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在2018年,监管部门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2020年12月,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可见,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拒收现金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同时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工作正在稳妥推进中。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鼓励多元化支付不等于对现金说“不”,而是应该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要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义,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推广,也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人民币作为百姓日常消费支付手段的补充,不是为了取代现金,二者将长期共存。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数字人民币会侵犯个人隐私问题,应该看到,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不会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而受影响。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